常州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常州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城西回民村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发布时间:2017-04-17     浏览次数:     来源:

城西回民村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典型的阿拉伯式门楼,与众不同的穆斯林习俗,热闹的民族团结文体中心,有着少数民族特有风味的城西回民村,是太湖之畔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近日,城西回民村被国家民委批准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江苏仅有三地获此殊荣。

城西回民村位于武进区雪堰镇城湾山地区,全村均在常州太湖湾旅游度假区规划范围内。辖区有回族家庭98户,共356人,分布在陡门、中巷等5个村民小组,回族村民户数在5个村民小组中占比70%左右。

历史:祖先曾是蒙古人的雇佣兵

这里的回民从哪儿来?回族村民们对自己的出处一代代口口相传:祖先们是蒙古人的雇佣兵,一路南下,定居雪堰。

翻开《武进县志》,回民迁居城西的历史,可以追溯至700多年前。陡门塘回民是元代南迁来定居的,有韩、董、吕、米、杨、顾等姓氏。700多年来,城西回民一直生活在汉民族群体中,刚迁来时身穿青布长衫,头戴白帽,而现在,他们一般只有到清真寺做礼拜时才戴白帽。村里回民通用汉语,也有少数人学习阿拉伯文。

城西村有一座古老的清真寺,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十年。2000年,在武进区委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协调下,清真寺又获重建。

如今,回民们不少生活习惯都已经与当地村民一致,并且与汉族通婚。不过,他们依然遵守着祖辈流传下来的不食猪肉的习惯,以及土葬、速葬、薄葬的丧葬习俗。

如今:从经济薄弱村到集体致富村

去年,一场清真美食节,让许多常州市民第一次注意到了这个太湖畔小村落。拉面、各式包子、羊肉串、烤馕、牛肉汤、凉皮、特色糕点等清真美食,让吃货们大饱口福。不过,回民村,可不只有美食。

回民村依山临湖,走在宽敞的村道上,空气清新,满眼绿意。数千亩梨花园、桃园、杨梅园、茶园,十多家各有特色的农家庄园遍布村落。回民村的健身广场,更像一个小花园,园内小桥流水,郁郁葱葱。

同样是靠山吃山,概念可大不一样了。村委副书记吕建伟说,以前回民要么种田,要么采石,辛苦一年混个温饱。后来,城西村村民们靠着农业过上好日子,回民村的水蜜桃、梨、葡萄、杨梅、茶叶等农副产品远近闻名,成为林果之乡。全村共种植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2312亩,占全村农田面积的82%,现已初步形成了高效观光型生态农业建设规模。

如今,道路通畅了,宕口复绿了,老百姓也开始赚旅游钱、餐饮钱。城西回民村已经从一个经济薄弱村,发展为年人均收入达到23500元的集体致富村,实现了脱贫、致富、达小康的三级跳

城西回民村在政府支持下,近年来加大投入,提升村容环境,新建了文化健身广场、污水处理系统等。近几年先后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级生态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宜居村庄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江苏省民族团结和谐小康村等荣誉。

今后:从蹭流量引流量

2011年,环球动漫嬉戏谷开园后,拉动了紧邻的回民村的休闲观光、民族风情乡村旅游项目。如何从蹭流量引流量,回民村有自己的安排。

保护好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建伟说,回民村在从2016年至2019年将做这几项工作。

目前已经即将完成的工作,是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恢复村里回民马灯的非遗传承。村里的老辈回族村民还记得,村里一直有一种叫做马灯的表演,参加马灯队演出的回民自己扎马灯,练习各种阵法,一场演出要三四个小时。演出时,马灯队员伴随着锣鼓声声,演出了各种古战阵法和穿行绝技,声势恢弘。这是为了让族人牢记自己的祖先曾经在马背上征战沙场。

然而,这项传统活动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便停了。村里召集曾参加过调马灯表演和制作马灯的老人,收集口述性信息资料;制作马灯、盾牌、花瓶等表演道具,采购兵器、表演服等道具;并组织表演人员,培训指导,排练成完整的节目,计划于今年5月份推出第一场演出。

此外,回民村还将在村内新建村民族展览馆,对回族的标志性建筑清真寺进行修缮,对承家祠堂遗存的2间老房设计修缮。